那是一个初晴而又细雨霏霏的日子,是年后初八九的时候了。我与道兄共起了兴致,欲泛舟鉴湖,那是我们预谋了一年的计划。虽说家相隔不远,高中毕业后,他在北京,我在杭州,如今他在上海,而我在绍兴,一年也没能谋上几面。如今联系反而更多的在于网络。然总是由于仓促,雇不到乌蓬船,我们遂去了寻访山阴道。
先前我去寻访过一次,到了东跨湖桥却不知那便是鉴湖,那便是山阴道,事实上我都不相信那就是跨湖桥。因为步力不足,而终究没能找到快阁而与山阴道失之交臂。此去寻访已是一年后了。为的是体验王氏父子“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和“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感受。我们选择了三轮车。
从越子城出发,出偏门,我远远就看到了那先前错失的东跨湖桥,我眼前即刻浮现出旧日三连拱的石拱桥来,那一条石板路该是山阴道了,是一条湖中的长堤。鲁迅先生早我百年就曾经过这里,先生在《好的故事》里描写道: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U?
先生所看到的山阴道已经不是我心目中那个神往的山阴道了,鉴湖已经湮灭,山阴道也已经不在湖的中央,而演变成澄碧的小河,那是娄宫江了。我常常去想象唐朝的鉴湖,那不知有多美?十里湖堤,鉴湖最胜,大概就在这里了。所以袁中郎要以山阴道来比美西湖。山阴道上两面都是鉴湖,湖外是山,旧时可以租一头驴子,骑驴上兰亭。这都是我梦往的。
这时所见到的,完全不是先生笔下的那个山阴道了,我们行使在宽敞的公路上,隐约还可以感受到公路右边盛下不多的河岸,也早已连不成一段完整的石板路。如果没有那娄宫江还静静的躺着,等待拾荒者的目光,我怕我也是认不出,这便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争相寻访的的山阴道了。“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已淡淡的远去,变成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当零星景物触及的时候还会在心尖回旋一阵。四百年前袁中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四百年后轮到我彻底的失望了。我有时候真弄不明白,我们现在的绍兴人为什么要将那些绍兴的文化圣地一个个在眼皮底下死去而见死不救,却很有一些痛打落水狗的精神。那也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是不是只有头把手倒下了,二把手才有顶替的机会。风景名胜也有了任期,改革无微不至啊。
再往上去,上游的水应该叫做兰溪了。唐人的诗歌传来些须的抚慰。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上滩来。
先前的山阴道在宋以前是在鉴湖的湖中央,王羲之说的:“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所指的大概便是前者。而王子敬(献之)说:“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我想应该是后者,前者看远山如幕,后者渐入山中,才有“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情景。到兰亭镇水路已不能再上,溪到是有了一点模糊的影子。我们已在山的怀抱之中。三轮车夫早已满头大汗了。再往前数里是兰亭。我们到了那里,门口的摊贩惊讶于我们的三轮车,从城里打的来的见多了,坐三轮车的还是头回看到。
2006年3月7日千年月写于家天下
咱不闲,一年才凑的几文.离退休还早着,工作才刚刚起程不久
最近看山阴道相关资料,愚认为古山阴道也不在兰亭。
袁中道的山阴道输在成名早的观点是错的。
只是这浙东奇观换了个马甲霸占了唐诗篇而已。千年来,文人偏好相同,晋唐几百年更未断。
我发现有些亲戚,真的很虚伪
绍兴世茂广场一代人的记忆(11月29日)拍卖

20年的朋友因借钱形同陌路

绍兴金帝银泰城永辉新开了,人挤人

有没有发现编外招聘最低要求也是本科起步了

现在年轻女性结婚的是真晚啊
想说说关于老小区的房屋寿命
2026年读初一,买房还是借读(元培中学)
这个世界真的很烂。

要学会砍价
绍兴学区房的走向到底如何?好迷茫
绍兴柯桥中介涉嫌欺诈+部门推诿!购房者维权无门,难道只能认亏?

有被气到!去菜场买了一斤虾,去掉袋子和水只剩六两多?!

绍兴柯桥购买坦克500的惨痛教训

教育部最新部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蚊子进化了
头出头毛,去看感冒,不配感冒药?

以下这幅图甲乙丙是预测未来10年房价的走势,各位网友认为那种走势更准。

绍兴一男子偷黄金拔腿就跑,结局让人拍手称快

十分的折腾,才和中国移动分手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