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中介又再集体造势,太夸张了,29年,30年都再搞借读,教育局的领导不管管吗,别真出了事暴雷了再出来声明。你搞借读明年,后年就算了,一堆造势搞到30年了,真是疯了。估计发出来要被骂了

确实要出事

确实要出事,借读越猛烈,学区房价格还得一路下跌,不过根源跟借读没关系,是没人了,就算借读全禁止光,学区房价格也上不去了

柯桥读书年年都要上传房产证,越城区反正进去了就行,不够到处借学校呗,哈哈,搞不好以后一个年段整一个校区,房价么3万跌到8000都没人要

25年年底之前买进的算老生,26年开始算新生要排队

回 第2楼(红色复仇者)的帖子 红色复仇者:确实要出事,借读越猛烈,学区房价格还得一路下跌,不过根源跟借读没关系,是没人了,就算借读全禁止光,学区房价格也上不去了 (2025-09-25 22:36)
30年前人还是多的

不买就可以了

可以去乡镇学校做头部

回 第7楼(zhw1126)的帖子 zhw1126:可以去乡镇学校做头部 (2025-09-26 07:39)
我讨论是不是这个问题

读书是双向奔赴,缺一不可,好的学校好的氛围造就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师资好的学生营造好的教学环境。

管理者不作为 有啥办法



乌人多

借读是正常流程操作的吗

现在借读都能明目张胆的了,关键借读的很多都是公务员,

借读是通俗的一个说辞,实际是人家房子过户了,户口迁移了,符合读书条件,这样的情况怎么界定和处理呢?

回 第14楼(红尘雾都)的帖子 红尘雾都:借读是通俗的一个说辞,实际是人家房子过户了,户口迁移了,符合读书条件,这样的情况怎么界定和处理呢? (2025-09-26 08:19)
等到班级装不下了政策自然会来,总有一批倒霉鬼的

没有功夫










和柯桥区一样,每年检查房产证,卖家自然少了,也就少了借读的吧

楼主多管闲事多吃屁,根本不存在借读,人家房子都是合法过户的

管它借不借读,只要每学期开学硬性规定上传房产证就行

回 第21楼(魔笛)的帖子 魔笛:管它借不借读,只要每学期开学硬性规定上传房产证就行 (2025-09-26 08:35)
都不用上传,数据房管局都有,对接下好了。

现在特别是下跌行情,都愿意借而不是买。万一行情上涨了,估计可能很多纠纷

借读房子不就是正常过户了的啊,这个怎么看得出来?

人多也就那么2~3年,后续人数规模大幅度下降,名额分配政策也导致越来越多人往下面学校走;
今年借的出去才行,年底以后按顺序录取;正常买卖都不一定有的读了;
这2~3个月卖的出去卖,卖不出去那至少三年内,价格还要下跌(因为买进都不一定有的读,那这房子就只有居住保障了);
三年以后,人数慢慢下降,看家长怎么看待分配生和好学校的选择,还要看分配生政策下,那些普通学校能不能翻身变成好学校;

想卖的这两个月赶紧出手;
不着急的,那等个3~5年再看看也可以;说不定涨了呢

每年查一下产证就知道是不是借读了,借读的无法持有6年或3年,都是读进就要还的,按政策要返回到原籍去读的。这给一些没有能力借读和买进学区房的家庭都是不公平。

应该放开,租售同权,学区房就炒不起来了

整个中国整个绍兴也就是越城区这帮师爷想的出借读这个政策,而且中介还大张旗鼓的宣传?据说还是公wy,事业bz这些人参与其中,知法犯法就是这帮人,虚假交易、扰乱正常办学致序,为什么不查查这帮人????

回 20楼(西胡龙井) 的帖子 西胡龙井:楼主多管闲事多吃屁,根本不存在借读,人家房子都是合法过户的(2025-09-26 08:35)



合法过户只是第一步,政策是需要持有的,柯桥上虞早都年年查了,叫复查。

最该整顿的是中介这个群体

回 29楼(幸福快点来) 的帖子 幸福快点来:整个中国整个绍兴也就是越城区这帮师爷想的出借读这个政策,而且中介还大张旗鼓的宣传?据说还是公wy,事业bz这些人参与其中,知法犯法就是这帮人,虚假交易、扰乱正常办学致序,为什么不查查这帮人????(2025-09-26 09:12)
这个不算虚假交易吧,该缴纳的税费都缴纳了,怎么算虚假交易呢?

这种事情是管不好的,都是正常交易正常买卖,还给国家交税的,如果真的想控制这种现象无非就两个方面:1、控制学校招生人数,根据房子买入时间和户口迁入时间进行录取,没有录取的分流到就近的其他学校;2、每年或每学期入学之前检查房子所属情况;如果已经不在原户主名下,就就近安排其他学校。

现在的小学3年级及以上的学段学生人数仍然多,初中学段2030年的新初一学生数就下来了,之后几年的学生数一年比一年少

借读的都是正常过户 迁户口的 你让教育局怎么管

对地方政府增加税收的,你说谁这么傻的,断自己的钱财?跳出来的要么是想卖房的,跟其他人没什么关系。

都知道的

越城区永远慢一步,也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学校这边由于生源太多压力巨大,师资跟不上,食堂吃饭都跟不上;真正买房给孩子读书的觉得不公平,借读房劣币驱良币,由于成本低风险也小,导致借读越来越疯狂,学校和学生压力越来越大。每年要求家长上传房产证到房管局核实,这么一点工作量,一个临时工一星期轻松搞定,就是教育局不作为。

回 第3楼(jonce5200)的帖子 jonce5200:柯桥读书年年都要上传房产证,越城区反正进去了就行,不够到处借学校呗,哈哈,搞不好以后一个年段整一个校区,房价么3万跌到8000都没人要 (2025-09-25 22:39)
跌倒这么低投资专门做借读房比存银行收益不知道高多少倍。

回 39楼(桑心岭) 的帖子 桑心岭:越城区永远慢一步,也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学校这边由于生源太多压力巨大,师资跟不上,食堂吃饭都跟不上;真正买房给孩子读书的觉得不公平,借读房劣币驱良币,由于成本低风险也小,导致借读越来越疯狂,学校和学生压力越来越大。每年要求家长上传房产证到房管局核实,这么一点工 ..(2025-09-26 10:30)
为什么买房读书的不公平,没想明白

回 第23楼(豫州先生)的帖子 豫州先生:现在特别是下跌行情,都愿意借而不是买。万一行情上涨了,估计可能很多纠纷 (2025-09-26 08:44)
人口出生率下降这么厉害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涨了。

回 第36楼(黑色柳丁)的帖子 黑色柳丁:借读的都是正常过户 迁户口的 你让教育局怎么管 (2025-09-26 09:53)
就是到初三都必须持有,不然就相当于不是就近入学了。

回 第28楼(tjptjp)的帖子 tjptjp:应该放开,租售同权,学区房就炒不起来了 (2025-09-26 09:07)
租房子能读名校周边学校都要关门了。

回 第40楼(天天他老爸)的帖子 天天他老爸:为什么买房读书的不公平,没想明白 (2025-09-26 10:31)
买房读书当然公平,在初一的时候房子是你的,你就读初一,到初二房子还是你的,你就读初二,到初三房子已经不是你的了,凭什么你还能在这里读初三,凭什么还有分配生资格?

回 31楼(悠悠的云) 的帖子 悠悠的云:合法过户只是第一步,政策是需要持有的,柯桥上虞早都年年查了,叫复查。(2025-09-26 09:19)
查什么,如果书读进,马上再转回去,要交高额的税收的!

回 43楼(韭菜侠) 的帖子 韭菜侠:租房子能读名校周边学校都要关门了。(2025-09-26 10:34)
给你100个人一个班,你还学区个鸟

查和不查都一样,人家都是房产证、户口,如果书读进马上房子过户的话,要多缴纳5%的增值税和1%的个人所得税,100万的房子要交6万

一般规律是,先这么做着,等快到落水口了抓几个倒霉蛋,最后开表彰大会。

回 45楼(桑心岭) 的帖子 桑心岭:买房读书当然公平,在初一的时候房子是你的,你就读初一,到初二房子还是你的,你就读初二,到初三房子已经不是你的了,凭什么你还能在这里读初三,凭什么还有分配生资格?(2025-09-26 10:35)
你不想着自己努力考的高分,想分配生?特别是一初,分配生比统考高。所以没想通。差的学校,也没人去借读。

回 第27楼(悠悠的云)的帖子 悠悠的云:每年查一下产证就知道是不是借读了,借读的无法持有6年或3年,都是读进就要还的,按政策要返回到原籍去读的。这给一些没有能力借读和买进学区房的家庭都是不公平。 (2025-09-26 09:05)
借读一般都是借2-3年,合同里会写明万一要查,按几千或1万/年延续到毕业;
所以每年查和不查,撑死了就是差万把块钱;

回 3楼(jonce5200) 的帖子 jonce5200:柯桥读书年年都要上传房产证,越城区反正进去了就行,不够到处借学校呗,哈哈,搞不好以后一个年段整一个校区,房价么3万跌到8000都没人要(2025-09-25 22:39)
上传房产证算个球,直接扫描件存档。年年查,年年上传,有嘛事,形式而已

学生不是有卡片定位到校出校嘛…直接晚上定位在不在学区范围内,
看是不是实际居住地;符不符合“就近入学”;符不符合“实际居住和户口一直”住户一致;
不住在学区范围内的才是真的违反“住户一致,就近入学”的基本政策;
如果基本政策都不能严格保证,就别去扯淡借读这种擦边球了;
好比闯红绿灯的不管,管头盔合不合格

借读我本身看也不极力反对,但是现在一堆中介造势,借读都搞到30年了,请问出了事那个中介能负责?

回 第50楼(天天他老爸)的帖子 天天他老爸:你不想着自己努力考的高分,想分配生?特别是一初,分配生比统考高。所以没想通。差的学校,也没人去借读。 (2025-09-26 10:56)
我的意思是是没有学区房就没有分配生资格,你初二卖了,初三就去原户籍的初中读,然后没有完整的三年学籍,那么就不能有分配生资格。至于分配生和统招生分数哪里高和分配生资格没关系,我当然知道学区的分配生分数更高,我自己小孩就是一初分配生进的一中。但是还是那句话,房子户籍在哪里读书就去哪里。

tjptjp:应该放开,租售同权,学区房就炒不起来了 (2025-09-26 09:07)
租售同权也是租户排在后面。你硬要同权,那租金就是10万一年,动动脑子

莫气:借读我本身看也不极力反对,但是现在一堆中介造势,借读都搞到30年了,请问出了事那个中介能负责? (2025-09-26 11:05)
现在就是炒作,至少现在小学入学人数已经断崖式下跌了,以前一年搞好就能读

最好不要

回 5楼(莫气) 的帖子 莫气:30年前人还是多的(2025-09-25 23:10)
小学入学人口,每年降百分之十,到三零年,基本是现在的一半。趋于稳定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被物业闯入强拆窗户

论绍兴市区的f价

水务产业公司无视安全,野蛮操作;莫以牺牲群众安全来换取施工利润

到底是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
家有儿子的烦恼
资溪面包店的蛋糕

没想到国企工资这么低
当退休金比在岗工作的工资高出很多是有问题的

采红菱

关于借读的问题请教育局好好管管
怎么这么难啊?
关于婚后不应该把钱全转给老婆
我结婚我爸妈要把我姐赶出家门
门前冷落车马稀

收集绍兴那些对狗子友好的餐饮场所

物业不应该这样做
挑夫的另一只箩筐不见了

盾构机始发!绍兴地铁2号线传来重要进展

左转车道第1辆车不进待转区,怎么办?

是继续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好呢?还是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