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 就上绍兴E网
记录生活 同城兴趣社交
随时随地 了解绍兴事
评说身边事 分享绍兴美
本地生活消费互动平台
打开APP

“双夏”时农民真苦

老桩
08-12 06:21 绍兴 阅读3292
关注

? 韩祝贤文

七月中旬,正值夏收夏种的繁忙时节。这时的太阳炽热得有些“毒辣”,农民们都称它为“毒日头”。天空湛蓝如宝石,万里无云,那似火球般熊熊燃烧的烈日,仿佛离人们格外近了,将气温一下子飙升到近四十度。屋上的瓦片、道上的石板都被晒得滚烫,村子里房前屋后稀稀落落的几棵苦楝树上,蝉儿们占据着栖息之所,还不知趣地“知啊!知啊!”叫个不停。被热浪包围的人们,本來就暑热难耐,再被这蝉声一搅和,浑身更是燥热无比,整个世界仿佛只需一根火柴划过,便能燃起熊熊大火。夏天的东风极为珍贵,难得一遇,偶尔有一两阵微风轻轻拂过,让汗流夹背的人们,仿佛吃到了冰棍一般,享受到一丝难得的凉意。

此前梅雨季时,江河里水是丰盈的,然而,由于烈日下新苗田大量灌溉用水,河水以每日下降半尺的速度迅速干涸。原本的村河此时已变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两岸的人们甚至可以挽起裤腿,不湿膝盖就淌水过河。人们不禁担忧起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乃至田头地角蔬菜的生长,可旱情依旧在持续。

午后两点,生产队长抬头望一望天空,心中思忖着是否该出工下田了。尽管午后依旧酷热难耐,但“双抢”的进度迫在眉睫。他咬咬牙,吹响了出工的哨子。那些在弄堂口、竹林旁阴凉处歇着的农民们,纷纷提起茶甏,扛起铁耙,聚集到路口,朝着耕作的田头走去,只是他们的脚步显得疲惫。昨晚收割完的稻田,夜里灌好了水,天还未亮时,他们就摸黑起来,开了两个多小时的早工才翻整好土地。上午一直劳作到十二点才回家吃午饭,已整整工作了八个小时。家中佐歺以饭焐茄子青南瓜,丝瓜葫芦干菜湯,一碗乌干菜是常和饭。若能买來供销社支援双夏的物资: 一角钱五块的醉方霉豆腐,二角钱一斤的龙头鱼鲓,那绝对是算有现钱人家的美味佳肴了。连日的高强度劳动,已经有人中暑,颈背上捏出了满满的紫黑色痧痕。“双抢”这场硬仗,即便不想打也得打,即便承受不住也得挺住,他们没有退路,也毫无怨言可诉处。

住在集镇上的公社主任,患有气管炎,身形又黑又瘦,一动就气喘。他每天都要步行三里多路,来到村中大队,蹲点指导“双抢”工作。他早上来,中午回去吃饭,下午再来,傍晚才回家,有时晚上还要参加大队召集的小队长会议,开会研究“双夏”进度,不得不再次赶来。烈日之下,他头戴一顶小草帽,脚趿一双塑料鞋,仅带一条擦汗的毛巾,就这样步行往返,与农民们同甘共苦,奋战在“双夏”第一线。

六七十年代盛夏的天气,一是酷热难耐,二是傍晚雷阵雨频繁。常有连续十多天高温,但有时下午会来一场短暂的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雨如倾盆的大雷雨。这可着实苦了负责晒场的妇女们。

每当下午三点过后,西南角那片湛蓝的天幕上,会缓缓升起一团团状如棉絮的白云,太阳渐渐隐去,云团显得格外洁白透亮。而后,云团越变越大,慢慢转黑,隐隐传来低沉的雷声和闪烁的电光。农谚有云:“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这来自两个方向的雷阵雨前奏,往往预示着雷雨真的会到来。云层越积越厚,电闪越来越烈,几阵狂风刮过,大雷雨便真的来了。它的到来能让气温下降,人们晚上得以睡个好觉,恢复些许体力;也能缓解一些旱情,让贵如油的雨水滋润庄稼,农民们满心期盼着它的降临!然而,这却让晒场上的农妇们犯了难。经验丰富的妇女队长一察觉到天气变化,立刻下决定,要赶在雷阵雨到来之前,将摊在晒场上晾晒的稻谷迅速收纳进仓,以免被雨淋湿而发芽。刹那间,晒场仿佛变成了战场,妇女们有的用木耙推,有的用畚斗装,有的用箩筐抬,呼喊声此起彼伏:“快些!快些!大阵头就要来了!”短短十多分钟,就将稻谷安全入库。尽管她们浑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头发上沾满了草屑,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稻谷安然无恙地进了仓,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晚上九点过后,村河上的每座石桥上都坐满了纳凉的人,清一色是些光着膀子的爷们。他们手持蒲扇,一边摇着扇风,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从“双抢”的进度,聊到电影《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和刁德一,甚至天马行空地聊到姜太公直钩子钓鱼。此刻的他们,才算是最放松的一刻。乘凉一直持续到子夜临近才结束,纷纷回到那个或许三代同堂、人禽混居的小瓦平屋,小孩已经入睡,床边笼中的鸡鹅也安静了,室内的热气消散了一半。他们可以勉强安睡上四、五个小时,去迎候与今天一样繁忙而辛苦的明天。

那时的农民兄弟真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就是这般辛苦,这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如今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绝不能忘却前辈的农民,我们的父老乡亲曾经所付出的艰辛。

2025--08

网友评论
tl101812108-12 11:22绍兴

写的真好,深有体会

老桩08-12 11:46绍兴

回 第1楼(tl1018121)的帖子 tl1018121:写的真好,深有体会 (2025-08-12 11:22)

经历过“双夏”抡收抢种的人,对那时的辛苦是刻在骨子里的痛。
tl859513008-12 13:18绍兴

无论城乡,中学生一律全部去帮忙割稻,老师亦如此

老桩08-12 16:11绍兴

回 第3楼(tl8595130)的帖子 tl8595130:无论城乡,中学生一律全部去帮忙割稻,老师亦如此 (2025-08-12 13:18)

是的,当时暑假给老师安排是45天假期、半个月带学生帮农忙,半个月学习、半个月休息。盼假期空欢喜。比平时教育还辛苦。

dianmu108-12 17:06绍兴

写的真实,记忆中双抢最忙累的几天,会有一碗干菜肉,让出田畈回来的油润下。

真牌08-13 11:01绍兴
这篇文章应该挂在县级以下的行政各部门为宣传范本
晶宝08-13 13:17绍兴

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时,爸妈在田里劳作,我去送茶和点心!

老桩08-13 13:58绍兴

回 第6楼(真牌)的帖子 真牌:这篇文章应该挂在县级以下的行政各部门为宣传范本 (2025-08-13 11:01)

他们能看一看、有益无害。

老桩08-13 14:00绍兴

回 第7楼(晶宝)的帖子 晶宝: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时,爸妈在田里劳作,我去送茶和点心! (2025-08-13 13:17)

没参加双夏劳动,但也见到了场境。

晶宝08-13 14:57绍兴

回 9楼(老桩) 的帖子 老桩:没参加双夏劳动,但也见到了场境。(2025-08-13 14:00)

嗯嗯,现在已经没有农田很多年了,老爸老妈喜欢种菜就去亲戚朋友不要种的山上或地里种,还停不下来的样子!

真牌08-13 18:36绍兴

回 第8楼(老桩)的帖子 老桩:他们能看一看、有益无害。 (2025-08-13 13:58)

对,比反腐大片更有深度
忆柯08-14 08:47绍兴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可惜那时的苦,我们这代人是吃不到,但有幸偿到分田到户后的苦,那个苦是真的苦,双抢季节,男女老小全上阵,因为收割机太重,烂田里基本拖不动,记得后面推过几次。为此,几户人家要去凑起来抢割,有时天上乌云堆起来,得先把灌袋的谷运回家,基本上是背着袋跑起来。夏天中午田里的水温度很高,脚凭着气伸下去,过会儿就适应了。

当然这种苦也吃得不多,我们这代人成年后在家的日子也都不多吧。

忆柯08-14 08:57绍兴

回 7楼(晶宝) 的帖子 晶宝:

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时,爸妈在田里劳作,我去送茶和点心!

双抢时,家家户户都送茶送点心,送到了,大人就可以休息会了。尤其抢种的时候,早上4点左右去拔禾苗了。

晶宝08-14 09:31绍兴

回 13楼(忆柯) 的帖子 忆柯:双抢时,家家户户都送茶送点心,送到了,大人就可以休息会了。尤其抢种的时候,早上4点左右去拔禾苗了。(2025-08-14 08:57)

嗯,辛苦的!

雪花民歌08-14 12:04绍兴

又到双夏季

真牌08-14 12:25绍兴

回 第15楼(雪花民歌)的帖子 雪花民歌:又到双夏季 (2025-08-14 12:04)

科普一下

双抢已经过去了,农俗曰:插秧截止到立秋。

老桩08-14 16:56绍兴

回 第16楼(真牌)的帖子 真牌:科普一下

双抢已经过去了,农俗曰:插秧截止到立秋。 (2025-08-14 12:25)

叫:立秋关秧门。

老桩08-14 16:57绍兴

回 第15楼(雪花民歌)的帖子 雪花民歌:又到双夏季 (2025-08-14 12:04)

双夏过了。

老桩08-14 16:59绍兴

回 第12楼(忆柯)的帖子 忆柯: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可惜那时的苦,我们这代人是吃不到,但有幸偿到分田到户后的苦,那个苦是真的苦,双抢季节,男女老小全上阵,因为收割机太重,烂田里基本拖不动,记得后面推过几次。为此,几户人家要去凑起来抢割,有时天上乌云堆起来,得先把灌袋的谷运回家,基本上是背着袋跑起来。夏天中午田里的水温度很高,脚凭着气伸下去,过会儿就适应了。

当然这种苦也吃得不多,我们这代人成年后在家的日子也都不多吧。... (2025-08-14 08:47)

你们一代人、在时代的分水岭上。
真牌08-14 17:07绍兴

回 第17楼(老桩)的帖子 老桩:叫:立秋关秧门。 (2025-08-14 16:56)

立秋关秧门估计这位没接触过农业的不理解
真牌08-14 17:09绍兴

回 第18楼(老桩)的帖子 老桩:双夏过了。 (2025-08-14 16:57)

现在的土地只有承包给"地主 ,年轻人什么节气种何物都不知道了,租给地主还可以拿个三百块一亩
老桩08-14 20:14绍兴

回 第21楼(真牌)的帖子 真牌:现在的土地只有承包给"地主 ,年轻人什么节气种何物都不知道了,租给地主还可以拿个三百块一亩 (2025-08-14 17:09)

以后、咱变工业大国了呢!还用谁去种田!
祥云朵朵08-14 21:48绍兴

夏天的双抢也是我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从八岁开始的每一个暑假都是逃不开的,对于不善农活的我来说,确实是巨大考验

祥云朵朵08-14 21:49绍兴

回 第23楼(祥云朵朵)的帖子 祥云朵朵:夏天的双抢也是我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从八岁开始的每一个暑假都是逃不开的,对于不善农活的我来说,确实是巨大考验 (2025-08-14 21:48)

但为了赚工分,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老桩08-14 22:44绍兴

回 第24楼(祥云朵朵)的帖子 祥云朵朵:但为了赚工分,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2025-08-14 21:49)

干农活并不是欢喜、而是无奈。尤其是双夏一关,都是硬着头皮不想上也得上,不干没工分、没工分没钱,没钱怎么生活。尽管当时农民干一天也只3、到4角钱报酬。

tl177711108-15 10:17绍兴

回 2楼(老桩) 的帖子 老桩:经历过“双夏”抡收抢种的人,对那时的辛苦是刻在骨子里的痛。 (2025-08-12 11:46)

是的

笑看人生0608-31 09:06绍兴
现在回忆双抢时的辛苦也有那么一丝丝的甜蜜!
老桩09-01 07:09绍兴

回 第27楼(笑看人生06)的帖子 笑看人生06:现在回忆双抢时的辛苦也有那么一丝丝的甜蜜! (2025-08-31 09:06)

苦中有甜,毕竟是有收获的。
浮生若寄09-01 10:31浙江

这样的日子,小时候也经历过,以前插秧是手工的,一大早天蒙蒙亮就去田里拔秧,然后再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种田,父母更辛苦,脱谷是脚踏的,特累,想起来真鼻子酸,人生白驹过隙,我们忘掉了许多曾经的快乐与悲伤,但又怎么能够忘记父母辈的辛苦劬劳,今天虽然肉体的苦少了些,但却无死角的让我们吃到了欢(wu)乐(chi)的转基因大米,转基因大豆,

今天虽然很容易吃到科技与狠活,但整个医院却充满了喧嚣的绝望,
老桩09-01 15:25绍兴

回 第29楼(浮生若寄)的帖子 浮生若寄:这样的日子,小时候也经历过,以前插秧是手工的,一大早天蒙蒙亮就去田里拔秧,然后再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种田,父母更辛苦,脱谷是脚踏的,特累,想起来真鼻子酸,人生白驹过隙,我们忘掉了许多曾经的快乐与悲伤,但又怎么能够忘记父母辈的辛苦劬劳,今天虽然肉体的苦少了些,但却无死角的让我们吃到了欢(wu)乐(chi)的转基因大米,转基因大豆,

今天虽然很容易吃到科技与狠活,但整个医院却充满了喧嚣的绝望, (2025-09-01 10:31)

社会的发展、也不是每个人主观所愿,一帆风顺的。人的思想有百态,都会在社会上用现象表现出來。种种乱象、不道德现象,说明社会上人的认知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上的统一。
zwh_cn_8109-11 15:47绍兴

回 2楼(老桩) 的帖子 老桩:经历过“双夏”抡收抢种的人,对那时的辛苦是刻在骨子里的痛。 (2025-08-12 11:46)

不是叫“双枪”么?

老桩09-12 06:42绍兴

回 第31楼(zwh_cn_81)的帖子 zwh_cn_81:不是叫“双枪”么? (2025-09-11 15:47)

双夏、从工作讲,是夏收夏种,既要收上一批早稻、又要种下一批晚稻。

双抡、是从工作紧张度讲,既要抡收早稻又要抡种晚稻,受季节限制,工作要“抢”即抢着干、快干。

这二种叫法民间、官方并用的。

正在热议
1

彩礼谈不拢的本质是女方没有想过和你真心实意过日子

2.6万阅读
2

儿子婚礼上,应该上台的是亲妈还是后妈呢?

2.3万阅读
3

丧偶再婚老人去世后,应与谁合葬?前任还是现任?

1.8万阅读
4

绍兴国金大悦城坚果投影仪

1.3万阅读
5

刚刚!绍兴一高架堵成“一片红”,紧急提醒

1.7万阅读
6

回家腿被门禁砸了,柯桥汇锦园物业极致摆烂

7351阅读
7

世茂海底捞正式搬去龙湖天街了,发通知了

1.8万阅读
8

绍兴北站新兵入伍。愿踏上新征程的兵哥哥一切顺利

1.7万阅读
9

一个月11家幼儿园注销!生源告急?绍兴越城区有新动作

1.4万阅读
10

养娃到初中真心觉得有必要让孩子适当苦一点

1.5万阅读
11

绍兴刚刚下冰雹了

1.5万阅读
12

高架上全是水,开车慢慢开

1.8万阅读
13

迎恩门城楼上要开咖啡馆了

1.2万阅读
14

绍兴的城建真的很一般

7298阅读
15

说说现在绍兴的快餐刺客

1.6万阅读
16

端掉越城智慧校园阅读平台就靠大家了

1万阅读
17

柯桥万商路上的特斯拉赛博皮卡

1.2万阅读
18

迪荡没落的几大原因。

1万阅读
19

孩子沉迷手机

8339阅读
20

镜湖崛起的几大原因

1.2万阅读
我来说两句...
34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