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 就上绍兴E网
记录生活 同城兴趣社交
随时随地 了解绍兴事
评说身边事 分享绍兴美
本地生活消费互动平台
打开APP

这些纳凉地,太火爆了!

许愿上上签
昨天 12:07 绍兴 阅读4192
关注

正值暑期,室外热浪翻涌,清凉舒适的文博场馆与研学空间却涌动着别样人潮。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这些兼具文化深度与避暑功能的“文化纳凉地”,正成为市民游客消夏充电的热门选择。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01书香沁人心,家长点赞“带娃神器”

热浪滚滚,蝉鸣聒噪,柯桥区图书馆内却是一片清凉静谧。少儿阅览室内,许多“小脑袋”埋在绘本堆里,亲子区的家长轻声讲着故事,自习区沙沙的书写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书架间,六年级学生张明瑶正在找寻一本想看已久的寓言故事集:“这里凉快舒服,书又多,还能交到新朋友!”“暑假孩子一个人在家待不住,总嫌闷得慌。”正陪女儿选书的陈女士对记者说,“图书馆是绝佳去处,环境好、氛围浓,孩子能安心看书,我们家长也能‘偷得半日闲’,比在家沉迷电子产品有意义多了。”另一位父亲笑着补充道:“简直是‘带娃神器’,把孩子‘寄存’在这儿很放心。”据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日均入馆人次跃升至平日的2.5倍,周末高峰突破4000人次,7月以来已接待超4万读者。为应对暑期洪流,馆方策划了“智能乐高搭建”等系列活动,让书香殿堂成为更多家庭消暑充电的首选。新华书店同样成为文化“避暑地”。“小小职业人——少年店长”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身着工装,学习理书、扫码上架、热情荐书,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交往能力。带着儿子参与活动的张爸爸笑着说:“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知识、练胆量,挺有意义的。”书店设立了AI智习室,20余个座位座无虚席,有效化解了家长的“带娃焦虑”。此外,书店还推出了红色主题活动,更为文化纳凉增添了家国情怀的深度。暑气蒸腾,图书馆与书店成为浸润市民心灵的绿洲。书页翻动间,消散的不仅是燥热,更有成长的养分与亲子的温情,文化清泉就这样流淌进柯桥市民的酷暑长夏。

02文博场馆内,“清凉对话”跨越时空

当古老器物与现代创意在博物馆中碰撞,文化纳凉成为柯桥家庭消暑的新风尚——在探索与创造中,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清凉对话。磁针悬于丝线,轻轻转动,十岁的陈雨桐屏息凝视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缕悬式指南针。在柯桥区博物馆“穿越宋朝——神奇指南针大冒险”课堂上,20余名孩子化身“小航海家”,在指尖感受着古人的科技智慧。“磁铁真的会认方向!”陈雨桐兴奋地向伙伴展示作品。“孩子在磁针实验里学到的物理知识,比刷题记得更牢!”其中一位家长赵先生感慨道。“暑期是青少年接触文化的黄金窗口。”区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精心策划了8期社会实践课和2期研学游,内容覆盖科技、历史、非遗三大领域,实现‘周周有活动’,将越文化精髓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在柯桥古镇,由王星记扇厂打造的百年传统扇艺博物馆一经开放即成焦点。千余平方米空间内铺陈近400件扇艺精品,勾勒出一部扇子进化史。游客不仅能够观赏到古法制扇技艺,还能上手体验一番。“这把兰花扇我要带回家!”中学生李薇完成扇面绘制后,举起作品笑着说。“暑期高峰时,日均接待学生超200人次。”王星记扇厂负责人周雅定说,“‘扇艺研学’课程让孩子们亲手绘制扇面、体验传统工艺,这也是非遗活化的真谛。”不远处的盘古化石馆内,2000余件远古化石静述着“地球往事”。化石馆相关负责人方女士向记者展示科普手作区:“我们打破‘只可远观’的局限,让孩子们动手修复化石模型,暑期预约人气很高。”该化石馆还推出了博物馆型民宿,房间各具特色,陈列着来自亚洲、非洲等地的老物件,“有种穿越的感觉,就像睡在‘时光的故事’里。”一位杭州小游客说。

03科技赋能,提供有深度的“纳凉”方式

“文博热”的背后,是我区高品质的文博资源对公众的持续吸引。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与“新不新”。传统观光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渴求,而柯桥以“文化为魂、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恰恰在炎炎夏日提供了一种有深度的“纳凉”方式——融“博”大精深与“物”华天宝于一体,兼具“趣”味横生与“识”见广博,既解身之燥热,亦润心之焦渴。在浙江诗路文化带上第一座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鉴湖景区的“诗e柯桥”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内,孩子们围在“唐诗日历”“诗人行迹图”等屏幕前触摸互动,光影流转间,古老诗篇化为可感可触的现代画卷。一位带着孩子的徐女士说:“不用顶着大太阳跑景点,孩子边玩边学,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挺好。”据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将文化‘装进’数字空间,让唐诗可看、可听、可感知。”而在鲁镇大剧院,当高科技影画表演《鲁镇社戏》落幕,灯光渐亮,观众仍沉浸在震撼中。退休教师李贤感叹:“灯光、水景、人物,鲁迅笔下世界活生生就在眼前。”“通过舞台机械、高清异型LED屏、VR建模等,我们让百年前的江南水乡在剧场‘重生’,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走进故事里的人。”柯桥区鲁镇演艺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剧院内打卡一场高科技加持的《鲁镇社戏》成为不少研学团、旅行团的“必选项”,7月以来已接待观众数千人次。

收到打赏0.5元
网友评论
沧海一粟春昨天 15:07上海

夏日纳凉好去处

tl7073138昨天 15:42北京

老登都在图书馆拖鞋睡觉了

心无回来昨天 22:35绍兴

不错哦

旧巷听风昨天 23:54绍兴

蹭空调的好去处

bg3721今天 08:30绍兴

不错

一枚小吃货、今天 09:49绍兴

很不错

正在热议
1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需不需要帮忙做家务?

1.6万阅读
2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上调2%

1.6万阅读
3

我老婆的社会欲望比我大

2.3万阅读
4

我的世界观崩塌了

3万阅读
5

绍兴贺显贻(604分)放弃本科,被高职院校录取!

1.8万阅读
6

一口一个菜中菜中菜中

1.9万阅读
7

迪荡城建依然是目前绍兴最美的

1.1万阅读
8

分配生就是为了乡村学校还能办下去罢了

1万阅读
9

今年三区中考招生数据对比,麻烦市教育局领导关注一下越城区学生有多难!

1.5万阅读
10

但凡让你把彩礼钱用于建设小家庭的都是捞男

7936阅读
11

雨太大了

2.4万阅读
12

坐网约车出了车祸,人受伤了,可平台却隐身了

1.2万阅读
13

中考分配生很多人根本就没搞明白

1.3万阅读
14

50万的房产,1.3万卖掉!

2.7万阅读
15

周六外卖大战又开始了

2.2万阅读
16

6月地铁客流惨不忍睹,是大幅度的落后垫底

1.2万阅读
17

现在的女孩子是不是都特别喜欢喝奶茶

1.6万阅读
18

越城区的小学生家长们,大家每年暑假的阅读活动是怎么完成的?

1万阅读
19

最高分656!绍兴文理学院录取结果公布

1.6万阅读
20

7月征兵了,如果验兵先成功了,然后大学又录取了,是必须去当兵吗

9876阅读
我来说两句...
8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