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生是最大的不公平
近日中考,高中招生,分配生政策惹的群情激奋,三区学校观察发现三个巨大的分数差异:
一是上虞春晖中学分配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623分,最低 的585分,相差38分;排名为1300名、6800名;
二是绍兴一中,最高的越城区某初中629分,最低的某初中590+,也是相差30多分;排名约600名、6000名;
三是柯桥区的鲁迅中学和柯桥中学,相差20多分。排名也相差3000名以上。
教育部门,分数相差这么大,这样的录取规则有什么意义?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是有利于高考中更有利于升学,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个越城区的学生,考了626,甚至627分,三个区排名前800名,在得分率将近95%,失分5%的情况下,竟然上不了可以就近入学的重点高中?而有些学校的学生的,排名将近7000名,还可以上优质的重点高中(三年后高考特控率70%),这个分数,在越城区只能上普通高中(三年后特控率不足7%)
教育部门,你们自己制定的所谓规则,违反了招生考试的公平原则,在每天12-16小时为考试奋斗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招生考试却是不公平不正义的种子!
刚刚听到一个学生让初中校长哑口无言的一个问题:中考分配生政策,让一个三区排名800名的上不了重点高中,一个排名6000多名的学生上了重点高中,如何体现我们日常背诵深刻到骨髓的“平等、公正”?


放弃了公平,选择了公正。
能理解是为了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孩子,
但如果自己孩子被刷下来 我肯定第一个闹事。

你说怎么办

本意估计想给买不起学区房学生一点机会,结果矫枉过正,现在的政策都这样,找不到平衡点

游戏规则就这样,想想你在北京读清华和在浙江读清华的难度是不是一样?

学区房哭晕在厕所。。。

唉,
学生努力的意义何在?



受益的人说公平

可以选择去就近乡镇上学啊?

山区的学校教育资源本来就和城区的没得比 也要给人留点路

590多上了重高真的没有什么意义,除了拉低重高档次

回 2楼(桑叶红于二月花) 的帖子 桑叶红于二月花:你说怎么办(2025-07-07 15:16)
网民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力。怎么办,是需要教育部门做的事情。
作为网民,我们可以有些小建议:
一是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70%,是不是太高了?40%-50%不也不低了
二是需要画一个线,比如初中,要达到考生总人数的8%的排名,才能参与分配重点高中;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初中,统计前三年的分数,给予一些优质高中(阳明中学、上虞中学、鲁迅高级中学)的分配生名额,弥补部分参与重点高中分配生的名额不足部分。
三是引进优质师资,C9高校毕业生、省外优秀师资30名左右,把阳明中学打造成重点高中(高考特控率70%以上),缓解家长集体焦虑。

高中又不是大学,大学还有提前招生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分配生政策肯定是考虑到初中教育水平不一致,尽量择优录取

可以中考移民,去乡下菜中,当鸡头,然后走名额分配生。

回 3楼(tjg3457) 的帖子 tjg3457:本意估计想给买不起学区房学生一点机会,结果矫枉过正,现在的政策都这样,找不到平衡点(2025-07-07 15:18)
失速的列车,乘客有:
矫枉过正的教育部门
焦虑的家长
抑郁和睡眠不足的学生

高分滑档进阳明中学的,不一定是坏事,读书靠自己,老师只是一个辅助,三年后用高考成绩证明自己。阳明中学如果高考成绩有说服力,那对市区学生也是好事,走读也方便点,不必赶远路去绍兴一中。

70%太过于夸张,教育部门要是埋没了乡镇中学不世出的天才可以这样操作:在创新班的考试中,成绩前130个录取之后,绍兴一中再拿出100个名额给乡镇中学,在乡镇中学中选100个最有天赋的孩子,剩余490个名额不搞分配,大家公平竞争,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天才不会被埋没,也保证了孩子们的公平。

主要还是专家太多了

回 17楼(tl5949131) 的帖子 tl5949131:高分滑档进阳明中学的,不一定是坏事,读书靠自己,老师只是一个辅助,三年后用高考成绩证明自己。阳明中学如果高考成绩有说服力,那对市区学生也是好事,走读也方便点,不必赶远路去绍兴一中。(2025-07-07 15:38)
谁愿意用自己的孩子的前途去做实验呢,事实上现在就是拿高分孩子的前途在做实验,1000名高分孩子和1000名低分孩子的高中命运被互换了

回 13楼(zjsx312000) 的帖子 zjsx312000:网民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力。怎么办,是需要教育部门做的事情。
作为网民,我们可以有些小建议:
一是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70%,是不是太高了?40%-50%不也不低了
二是需要画一个线,比如初中,要达到考生总人数的8%的排名,才能参与分配重点高中;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初中,统计前三年 ..(2025-07-07 15:35)
有些政策是有待于改进,这一次伤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心

这个政策的站位是推动整个社会教育资源能逐渐尽量公平、平均分配到各个层级,而不是让个别头部学习全部包揽,炒高学区房。 而你在这纠结这一届两届的录取分数 。考虑问题的维度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回 第14楼(小陈叨叨)的帖子 小陈叨叨:可以中考移民,去乡下菜中,当鸡头,然后走名额分配生。 (2025-07-07 15:37)
你以为你是149的那个什么纳吗?

现在急着跳出来的是政策出来前入手学区房的那批人。他们的孩子刚好今年明年升学,也是归倒霉的一批人,如果孩子争气上了一中还好,如果卡在那个点上是谁都会跳脚。安全可以理解!

只能说没有绝对的公平,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在现行的分配生政策下,选择竞争激烈的学区房就读,就得预见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有承担这种结果的心理准备。中考不是终点,真正有实力的,高考可以证明自己。

回 1楼(tl079014) 的帖子 tl079014:
放弃了公平,选择了公正。
能理解是为了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孩子,
但如果自己孩子被刷下来 我肯定第一个闹事。 (2025-07-07 15:15)
高考还能不公平一次呢 支持你 加油

回 18楼(mwtttwm) 的帖子 mwtttwm:这个政策的站位是推动整个社会教育资源能逐渐尽量公平、平均分配到各个层级,而不是让个别头部学习全部包揽,炒高学区房。 而你在这纠结这一届两届的录取分数 。考虑问题的维度都不在一个层面上(2025-07-07 15:50)
宏观政策包含每个微小的政策,国家包含全体国民
分配生的政策,我们也是赞成的,但是有必要70%都参与分配?今天这样的局面,政策的执行者有考虑过吗?
经是好经,就怕歪嘴和尚念歪了

所以今年高考,浙江前100,一中只占了一个,远远搞不过别的学校!

没有分配生也行,可以让老师换一下,乡下的老师去学区房教学,学区房的老师去下乡教学。这样公平点。

回 10楼(移动客服) 的帖子 移动客服:山区的学校教育资源本来就和城区的没得比 也要给人留点路(2025-07-07 15:34)
楼主又没说不留,只是对那些努力拼搏也多考20多分却没能读重高的孩子的不公。而且初中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候更多的是比较分数,他们会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比他多考了20分,我没读重高的机会。

回 26楼(zjsx312000) 的帖子 zjsx312000:宏观政策包含每个微小的政策,国家包含全体国民
分配生的政策,我们也是赞成的,但是有必要70%都参与分配?今天这样的局面,政策的执行者有考虑过吗?
经是好经,就怕歪嘴和尚念歪了(2025-07-07 15:58)
支持,70%是否合理,对那些也努力拼搏多考20分却没资格读重高的初中生是否公平!

回 第4楼(ananlin32)的帖子 ananlin32:游戏规则就这样,想想你在北京读清华和在浙江读清华的难度是不是一样? (2025-07-07 15:21)
是说

回 第21楼(mwtttwm)的帖子 mwtttwm:这个政策的站位是推动整个社会教育资源能逐渐尽量公平、平均分配到各个层级,而不是让个别头部学习全部包揽,炒高学区房。 而你在这纠结这一届两届的录取分数 。考虑问题的维度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2025-07-07 15:50)
对ヽ( ? ▽ ` )? Yes ~

所以说 不要纠结学区房了

回 3楼(tjg3457) 的帖子 tjg3457:本意估计想给买不起学区房学生一点机会,结果矫枉过正,现在的政策都这样,找不到平衡点(2025-07-07 15:18)
之前设置最低分数线门槛,就平衡多了。大家就容易接受。现在真是傻x 想出来的政策。

回 第4楼(ananlin32)的帖子 ananlin32:游戏规则就这样,想想你在北京读清华和在浙江读清华的难度是不是一样? (2025-07-07 15:21)
按分配生的逻辑,是不是北大、清华在北京更难考才对啊,北京的高中教育资源最集中呀。结果呢?

回 27楼(建筑一员) 的帖子 建筑一员:所以今年高考,浙江前100,一中只占了一个,远远搞不过别的学校!(2025-07-07 16:14)
这个分配生制度去年才开始,和今年的高考有什么关系,而且分配生政策是全省统一实施的,别的学校也是大量乡镇分配生

回 4楼(ananlin32) 的帖子 ananlin32:游戏规则就这样,想想你在北京读清华和在浙江读清华的难度是不是一样?(2025-07-07 15:21)
也分配生啊,把一中的名额可以给乡镇学校,那清华北大的名额也应该多给其他省,这样大家都公平了

教育部要反腐改革检查了,抓几个进去

回 第11楼(咸菜烧豆腐)的帖子 咸菜烧豆腐:590多上了重高真的没有什么意义,除了拉低重高档次 (2025-07-07 15:34)
这种成绩自己也不敢上,这种行为害了两个孩子。

回 第28楼(中年男人)的帖子 中年男人:没有分配生也行,可以让老师换一下,乡下的老师去学区房教学,学区房的老师去下乡教学。这样公平点。 (2025-07-07 16:17)
这样就合理了,因为老师,学校都属于场外因素;可以调节;有选手可以选世界冠军当教练,有人靠自学;上了赛场谁会偏向自学的?但这不叫不公平;
同一个赛场榜单的分数属于竞技,应该抛开一切场外因素,一视同仁;
不然国足打伊朗,伊拉克这种战乱国,开局得让三球才公平;打巴西,都得先让两球

回 第29楼(E网网友2107658)的帖子 E网网友2107658:楼主又没说不留,只是对那些努力拼搏也多考20多分却没能读重高的孩子的不公。而且初中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候更多的是比较分数,他们会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比他多考了20分,我没读重高的机会。 (2025-07-07 16:24)
明明中考最关键的参与者就是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才算主角;结果一直在讲所谓的“大局观”;
我们对他们的要求,竟然是不让他们比分数,希望他们理解教育局领导的良苦用心?
我们社会原来现在是这么培养未来一代的三观的;早点社会化,早点有超越年龄的觉悟;
大家都说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对他们来说,所谓为了未来的大局观,能弥补这些孩子现在的不公平对待吗?

制度是一视同仁的,你可以选择去乡镇的初中就读,说明你既要又要还不够格

回 第39楼(9525008)的帖子 9525008:这种成绩自己也不敢上,这种行为害了两个孩子。 (2025-07-07 17:25)
如果你孩子考了590+给你上一中你还会这样说吗

该回复已被删除
学区房也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好,家庭和孩子努力程度不同也好,难道不是个人社会自主选择的结果吗?
这篇帖子说的是,分配生70%的政策很愚蠢,是教育部门的懒政,需要改进的。
你也不需要用这种偏激的语言。

回 第43楼(撇捺人生)的帖子 撇捺人生:如果你孩子考了590+给你上一中你还会这样说吗 (2025-07-07 18:03)
这不是说不说出来的问题,以结果为导向的实际问题摆在那里。有时候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其实才是害了孩子一辈子。

回 第42楼(撇捺人生)的帖子 撇捺人生:制度是一视同仁的,你可以选择去乡镇的初中就读,说明你既要又要还不够格 (2025-07-07 18:01)
去哪里读书,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我们说的是70%的分配生政策太极端,太愚蠢。需要改进。

回 第38楼(9525008)的帖子 9525008:教育部要反腐改革检查了,抓几个进去 (2025-07-07 17:23)
70%一刀切政策,确实是一种懒政
对于渴求公平的孩子,6000名能读重点高中,1000名却不能读重点高中,就是犯罪。

分配生比例只会越来越高

该回复已被删除
自信就要去乡镇?这是什么逻辑?只要足够自信,你就让一直住人民医院旁边的人,去滨海看病?这是你有病吧;
乡镇学校以前顶尖学生也是经常有的,人数也很多;
咋的?是螺丝壳里的人把他们强迫抢走了吗?
还是乡镇的人自己嫌弃,自己宁愿跑大老远读书的?
到底是哪里的人做了选择,才导致现在的问题?
谁都知道,把一初的学生全部和乡镇学生互换;全部老师不换留本校;
过三年中考,你觉得哪个好?

回 第43楼(撇捺人生)的帖子 撇捺人生:如果你孩子考了590+给你上一中你还会这样说吗 (2025-07-07 18:03)
如果孩子初中很努力,中考发挥的也还好,590多分,不建议上一中。快节奏的学习,一般孩子吃不消的,会焦虑,会被同学孤立,也会自卑。以前一个邻居就是这样,开朗的孩子,一到学校就自卑。

中考难度低考的是认真,说实在的差10分根本就体现不出来能力的差距,所以重点高中哪怕收了这批相对较低分的学生他们也不但心,通过3年高中难度的提升才看得出是不是好苗子。

回 43楼(撇捺人生) 的帖子 撇捺人生:如果你孩子考了590+给你上一中你还会这样说吗(2025-07-07 18:03)
小红书刷今年考了623鲁中滑档去阳明的孩子,他说学区房是父母省吃俭用买的,623是自己起早贪黑努力出来的,但别人590+能去一中,他去只能去阳明,又有谁来安慰他呢
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大家都挺难的

回 第45楼(zjsx312000)的帖子 zjsx312000:学区房也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好,家庭和孩子努力程度不同也好,难道不是个人社会自主选择的结果吗?
这篇帖子说的是,分配生70%的政策很愚蠢,是教育部门的懒政,需要改进的。
你也不需要用这种偏激的语言。 (2025-07-07 18:31)
哪懒政了!难不成乡镇不能有优惠!自私自利!70 的分配自有教育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果,又不是一言堂说了算!

希望26年的政策能有改进,至少对名额分配生要有条分数线,否则太不公平了。

回 第52楼(大海航行靠剁手)的帖子 大海航行靠剁手:中考难度低考的是认真,说实在的差10分根本就体现不出来能力的差距,所以重点高中哪怕收了这批相对较低分的学生他们也不但心,通过3年高中难度的提升才看得出是不是好苗子。 (2025-07-07 19:17)
对的!楼主就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自己不能有点亏的想法!你小孩如果真可以,在阳明小班也能出成绩!阳明中学学习也好,既然你上的了元培,一初肯定也有好资源!

该回复已被删除
浙大勉强考入最差的专业不去也是正常的吧,但也能去其他985211的好专业了,这跟中考不太一样,中考哪怕590能分配到一中肯定也去了的

回 第53楼(tel317511)的帖子 tel317511:小红书刷今年考了623鲁中滑档去阳明的孩子,他说学区房是父母省吃俭用买的,623是自己起早贪黑努力出来的,但别人590+能去一中,他去只能去阳明,又有谁来安慰他呢
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大家都挺难的 (2025-07-07 19:21)
既然觉得是老师的缘故,那就把好老师调到乡镇去;觉得是补课的缘故,那就严格的把补课老师抓起来;曾经就近入学,住户一致还要晚上来查是不是实际居住;那就继续查起来;
明明有很多社会性的手段去改善所谓的“资源问题”,偏偏都不做;或者假装做;
然后拿同场竞技的学生分数开刀!
强行把社会性问题,硬生生让一个孩子去承担;去牺牲;
让这个年纪的孩子,去站到宏观,高层角度去看问题;
这教育三观,前瞻性十足

可以中考移民,去乡下菜中,当鸡头,然后走名额分配生。

回 第36楼(tel317511)的帖子 tel317511:这个分配生制度去年才开始,和今年的高考有什么关系,而且分配生政策是全省统一实施的,别的学校也是大量乡镇分配生 (2025-07-07 17:13)
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绍兴人都是什么脾气咱们自己还不清楚吗?你给我分配进来都是什么档次的学生,老师会不知道吗?老师心里没有在骂娘?原先教的学生基本同一水平线,现在来了一群参差不齐的,教学不顺,就会带情绪,一旦任课老师带情绪,影响的是整个学校

回 第42楼(撇捺人生)的帖子 撇捺人生:制度是一视同仁的,你可以选择去乡镇的初中就读,说明你既要又要还不够格 (2025-07-07 18:01)



部分网友真的冷漠还嘴坏

分配生是最大的不公平

说分配生不好的,真的都是买了学区房的人?
2025绍兴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了!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上调2%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需不需要帮忙做家务?

卡塔尔北的玻璃热裂了

分配生,表面上的公平
今年三区中考招生数据对比,麻烦市教育局领导关注一下越城区学生有多难!

中考分配生很多人根本就没搞明白
再见了,绍兴县

低分进名校的真实案例

雨太大了

今年养老金不涨了吗

一口一个菜中菜中菜中
公务员亲戚
绍兴统招分数出来了,心还在隐隐作痛

绍兴第四义乌区,迎来两栋小高层

分配生比例越来越高,学区房崩盘节奏
分配生就是为了乡村学校还能办下去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