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 就上绍兴E网
记录生活 同城兴趣社交
随时随地 了解绍兴事
评说身边事 分享绍兴美
本地生活消费互动平台
打开APP

吴兴祚

古越小草
2020-06-26 08:09 绍兴 阅读7279
关注

 吴兴祚(1632—1698),字伯成,号留邨,山阴(今绍兴)州山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旧旗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部)。父执忠,客礼亲王代善幕,授头等护卫。

  自幼聪颖,奋攻科艺,清顺治七年(1650)以贡生授江西萍乡知县。时,金声桓叛,江西郡县多被占,萍乡以有备独完。旋以守御有功,授山西大宁知县。十八年,迁山东沂州知州。不久以驿务迟误、对白莲教起义镇压不力,康熙二年(1663)降补无锡知县。任时,清丈全县田亩,编号绘图,因田征赋,切行“摊丁入亩”,飞诡隐匿,皆不得行。县徭役未均,害民非浅,又以入官田征租雇役,民害才除。遇灾,即赈济施粥于饥民。八旗兵驻防苏州,请于领兵固山,单骑弹压。兵或取民鸡,立加鞭笞,皆奉约束。塘溢,兵不得渡,立竹于塘旁,悬灯以为识,骑行如坦途。康熙十四年四月,经漕运总督帅颜保荐,超擢福建按察使。轻骑至光泽,招抚耿精忠部将陈龙等,遣降将蔡淑归为内应,命陈龙率部前入,部将冯珩等缚朱统錩,率兵三千以降。十七年,晋福建巡抚,率部屡败郑锦兵,招降锦将蔡冲琱、林忠等385人,兵12500人,救难民1200人,得舟67艘,迫使郑锦余部退回台湾。因功进秩正一品,后擢两广总督。上任后上疏言前督尚之信在广东横征苛敛,奏请罢除盐埠、渡税、渔科等苛捐杂税,又奏请允开海禁。三十五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兴祚随帝效力,坐沙克舒尔塘。不久,叛乱平定。

  平生工诗文,擅音律。著作有《宋元诗声律选》、《史迁句解》、《粤东舆图》等。为官清正廉洁,仕官40余年,位一品,所得禄赐尽以养战士。为政持大体,除烦苛,卒后远近戴之;历官之地,并吁祀名宦,传贤后世

网友评论
古越小草2020-06-26 10:43绍兴

江南人吴兴祚发展岭南文化

2020年04月28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丽霞字号

打印 推荐

  江南人吴兴祚发展岭南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朱丽霞

  江南与岭南,代表了两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岭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经济、文化领域成就辉煌。这得益于岭南人民长久以来团结一致共建家园的努力,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则是广东经济领先的重要原因。明清广东经济文化崛起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清初江南人吴兴祚在两广总督的八年。八年总督,奠定了岭南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其影响至今。

  吴兴祚(1632—1698),字伯成,号留村,江南绍兴人。一生仕宦四十余年,先后任江西萍乡知县、福建巡抚、两广总督。康熙二十一年(1682),吴兴祚升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军务。履任后随即上奏两广的盐埠、渡口、税收、禁海等弊病,得到朝廷支持,使两广地区迅速恢复生产。又奏请开展海外贸易,允许停靠国外船舶,在国内首先开设十三行,与西方商船进行贸易。广东成为今天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吴兴祚清初惠政所奠定的基础则是其文化渊源。

  广东在中国近代史中是对外贸易的最前沿,清朝与欧洲的交往无不从广东始。为区分华洋贸易,康熙二十五年(1686),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桢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指内陆货税,由税课司征收,称金丝行;行税指外商货税,由粤海关征收,称洋货行为广州十三行。作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由国家管理,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广州十三行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洋行。吴兴祚的税务改革极大推动了岭南经济的发展,“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诗歌真实反映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解除海禁后广州、珠江口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广州作为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的商品货币经济发达的实况。

  恢复沿海农业经济,大力发展远洋贸易,清初岭南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从此,岭南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的同时,吴兴祚也大力发展文化。初到广州,面对战争损毁的城市,吴兴祚着手修缮被战争损毁的古代建筑,复原历史文物遗迹,修建时代文化标志。首先,修复广东贡院(红楼即明远楼)。《广州府志》载,广东贡院最早建于宋淳佑七年(1248)。元朝时毁于战火,明初重修,明末再毁。吴兴祚以“崇文重士为急务”修建贡院,新建贡院规模宏伟,气势磅礴,有明远楼、至公堂、戒慎堂、聚奎堂等,包括号舍5000间。其次,修建各地书院、交通驿站等。如肇庆总督府,修缮星岩书院、崧台书院,崧台驿、鼎湖山庆云寺、镇海楼、肇庆包公祠及广西平乐府逸我山庄等文化古迹,重视岭南的文化开发。

  此外,其时修建了许多新建筑设施,锡祉堂、运筹堂、文来阁、弘绪堂、来青轩等宾馆广招幕客,延揽文士,为江南与岭南文士提供交流的场所。如文莱阁,是吴兴祚安排江南来的幕僚文人下榻的宾馆,成为江南文人与岭南文人交流唱和的文化圣地,清初文人雅士记录文莱阁之游的诗词难以胜数。这说明,文莱阁在当时文人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成为文人交往吟咏的一个媒介。吴兴祚多次于文莱阁举办文人雅集,招集宾客赋诗弹琴,交流感情,增进友谊。锡祉堂、运筹堂等文化设施的兴建,使岭南成为江南文士趋之若鹜的圣地。同时,这些文化场所将老遗民、新进士、准备应考的举子汇集在一起,使得他们有一个可以广泛交流探讨的场所,极大推动了岭南文化的振兴,也推动了岭南旅游文化的发展。总督八年,岭南文化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地大气浮,钟水丰物,政教之盛,风俗之淳,文章宾从之雅,岭南历史上前所未有。

  不仅在词坛而且在整个清初岭南文化史上,吴兴祚幕府都举足轻重,为江南昆曲在岭南的弘扬和传播搭建了平台,是清初岭南诗风的重要奠基者。幕府余暇,他们赋诗雅集,填词谱曲,绘画论文,推动了岭南文坛的发展。

  岭南文人诗词雅会在清初的繁荣,实际上是经由外地尤其是江南官员的助推和倡导,他们不仅主持主办雅会,而且从江浙招揽大批文人入幕,岭南欧主遇即已观察到这样明显的文化动向,认为“吴、越、江、浙、闽中来入社多名流”。其中,所及的五个文化区域除闽中外,“吴越江浙”就是江南。可知,早在晚明时期,大批江南文士即已成为岭南文坛的主流。而南下岭南的江南人中,又以绍兴人为多,宋俊表弟山阴王倩(字曼仙)游幕岭南,其《感秋》(九)即云,“相逢尽是山阴客”,王曼仙在岭南所交往者全为江南绍兴人。此种状况持续下来,直到吴兴祚总督两广,其幕府你来我往的幕僚中也以绍兴人为主体。

  在文学上,由于吴兴祚的提倡,及红豆词人吴绮、南北二诗宗朱彝尊、王士祯在岭南的积极推进,众多诗人如抗清诗人、仕清诗人、遗民诗人等都凝聚起来,岭南诗坛前所未有地活跃。在岭南三大家的影响下,岭南许多青年才俊也逐渐浮出水面,他们主动走近岭南的江南社团,主动交往岭南的江南文人。如韶关廖燕,一介布衣,终生潦倒,文学造诣却极深,多次拜访吴兴祚,献所刻《文集》请总督撰序,希望凭借总督的俞扬树立自己的文学声望。在岭南文人中,最有影响的则是“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荣尹、陈佩兰。三大家的出现,标志着岭南诗坛作为地方文人群体的正式出现,而三大家则是岭南诗坛与吴兴祚交往最久的诗人。

  吴兴祚资助了许多文人集的出版,仅屈大均就有著作《翁山诗外》《翁山文外》《文钞》《广东新语》,所述《易外》《四书补注》,所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十八代诗选》《李杜诗选》《今文笺》《今诗笺》《翁山六选》等,几乎都是吴兴祚为其筹资付梓。许多幕客、秀才、举子、遗民的文集长期沉沦,经由吴兴祚的资助方得面世,如龚鼎孳《定山堂集》(43卷)、宋俊《岸舫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万树《词律》(20卷)等都是长达数十卷的鸿篇巨制。作者生前无力出版,书稿沉压日久,直到吴兴祚慷慨解囊,而每一种书籍的出版都耗资不菲。其幕僚所撰传奇剧本,多由吴兴祚付资刊刻,这成为清初众传奇作品得以流传于世的重要因由。康熙二十五年(1686),万树《空青石》传奇在岭南幕府著成,吴兴祚“寿诸梨枣以传”。在岭南幕府,为吴楚材、吴调侯投资出版《古文观止》。此外,吴兴祚与广东主持修纂《广东通志》《广西通志》等大型岭南方志丛书,为岭南历史文化保存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但是,吴兴祚本人却极为清廉,位在封疆大吏,所得俸禄都用来养战士、遗亲戚故旧。其清廉为上所闻,当康熙问大臣:“吴兴祚居官如何?”时,纳兰明珠对以“贪污之行亦未之闻”。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初七,吏部、兵部、刑部共同审议侍郎宜昌阿与广东巡抚金俊的贪污案。二人在审查被判处叛逆罪的尚之信的家产中,贪污逆产、军饷等89万两白银,并没收了商人沈上达的财务。恐沈上达上告,即杀人灭口。判决斩首,牵连官员众多。在这场巨大的贪污案中,两广总督吴兴祚冰清玉洁。

  吴兴祚辞别岭南北上时,连行程中基本的口粮都难以保证。舟船行至瓜洲,无锡老友秦松龄前来问候。吴兴祚亲自舂米捕鱼。见此情景,秦松龄特为其准备途中稻米十余石,这令吴兴祚备感欣慰。

  孔子曰:见贤思齐。吴兴祚总督岭南,搭建了江南与岭南文化沟通的桥梁,极大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岭南经济发展的基础。

yuecity2020-06-26 11:12浙江
最流芳百世的还是为古文观止作序
吴知道2020-07-12 09:12绍兴

虽为满清封疆大臣,但留村公吴兴祚还是很同情反清义士的。在他的端州幕府中有两位有名有姓的周吴政权的重臣,一位是绍兴吕府后人吕师濂,深得平西王信任,曾担任过周吴政权的六部功曹,长期帮助平西王联络各地反清志士。清初发生在柯桥梅墅的“通海案”,关键人物魏耕就是吕师濂的圈子里的人。另一位就是朱教授文中提到的屈大均,曾任周吴政权广西按察副使。周吴政权反清举旗时,绍兴府是最早响应的地区之一,绍兴府八县只有萧山未波及,余姚、上虞、诸暨、新昌、嵊县等均建立了周吴政权。当时天气炎热,也没有准备攻城器具,义军攻打常禧门、稽山门时,只好不穿盔甲、赤膊爬城墙,彰显了于越民族的血性。最后因满清杭州将军率兵驰援,义军才被迫撤退。

吴知道2020-07-14 07:20绍兴

想不到绍兴这一战,竟成就了长子姚启圣的一生功名。在那个改朝换代的年代,人的思想特别多元,绍兴府这弹丸之地,既有像魏耕、祁班孙这样的视死如归的义士,也有想借此谋取功名的士绅。

吴知道2020-08-18 08:13绍兴

吴兴祚还有祖屋三间在柯岩街道里庄村,是他爷爷吴大圭造的,房子右侧还有一口六角形的明代古井,也是吴兴祚家祖产。吴大圭随李如松参加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任领兵千总,回国后担任辽东武职。

古越小草2020-08-18 17:38绍兴

回 6楼(大头苍蝇) 的帖子 用户被禁言,内容自动屏蔽

绍兴小地方,适合生息休养。若想有作为,江湖上面闯蕩。

古越小草2020-08-18 17:42绍兴

绍兴人有句土話:孵豆芽。

广电阿忠2020-08-18 19:20绍兴
今天很高兴,真该感谢E网把本人重新"按排"到这里来"插队落户"!使我有机会读到了您和其它师兄的大作!真是大开眼界了!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向您和诸位大咖学习和请教了!致礼!
吴小飞19922020-09-04 14:31浙江

回 第6楼(大头苍蝇)的帖子 用户被禁言,内容自动屏蔽

精辟

吴知道2020-09-07 07:38绍兴

吴兴祚祖居可能是柯桥主城区内少数至今保存的名人建筑了。

吴知道昨天 08:19绍兴

吴大圭万历东征归国,曾担任辽东盖州城守将,即今天的辽宁营口。参加东征的另一位里庄籍将领吴宗道,归国后以游击将军守镇江(今辽宁丹东)、鸭绿江,韩国碑林博物馆有吴宗道“保民去思碑”一通 。吴氏宗祠“请缨奏凯”匾,拜朝鲜国领议政(宰相)李山海所题,记录了里庄吴姓子弟兵杀敌请缨、凯旋归国的事迹。

正在热议
1

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

3.4万阅读
2

男方要求把彩礼用于小家这是否合理?

2.2万阅读
3

贫穷夫妻百事哀

2.4万阅读
4

香炉峰这点更不友好

2.5万阅读
5

奶奶长期带娃,外婆该不该出抚养费

1.6万阅读
6

学历不用很高,小孩其实还是留在绍兴好

2.2万阅读
7

现在还有多少人信中医?中西候诊人数对比

1.1万阅读
8

男人不养女人,我结婚干嘛?

2.5万阅读
9

刚刚,绍兴炉峰禅寺提醒你!

2万阅读
10

小年轻要学会省钱啊

1.6万阅读
11

敏感的丈母娘第二弹

2.5万阅读
12

扭痧

1万阅读
13

发现没有,长大以后才明白,爸爸的兄弟和妈妈的兄弟,是不一样的

1.6万阅读
14

人民医院退费

2万阅读
15

关于职工医保医保的报销限额

1.9万阅读
16

25年柯桥社工报名人数

1.8万阅读
17

免费上幼儿园要来了?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

1.7万阅读
18

晚8点的超市“真香”!绍兴市民爱上“蹲点抢货”

1.7万阅读
19

发到家收银员上班期间吃早餐

7636阅读
20

连续7年没出过险了,但车险水涨船高

1.6万阅读
我来说两句...
13
我的评论